不同材料的磁體居里點不同,而磁鐵的居里點在480~550攝氏度之間。磁鐵的居里點之所以是一個范圍,是因為磁鐵有很多種類,有不同的鐵氧化物組成。因此可以肯定的是,磁鐵熔化后會變成液體,而且該液體已經失去了磁性。
在自然界中,鐵單質比較少,更多的是鐵的氧化物,其中形成的磁體就是四氧化三鐵。這種化合物是鐵磁性礦石的主要成分,由于它呈現灰黑色,因此磁鐵看起來就是灰黑色的。經研究發現,四氧化三鐵的熔點是1594.5℃,換而言之,只要給磁鐵加熱到這個溫度,它就會熔化。那么熔化后的磁鐵除了變成一灘液體,它的磁性還在嗎?
這就要說到另一個概念了——居里點。聽到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熟悉?沒錯,居里點就是科學家居里提出來的,他就是居里夫人的丈夫皮埃爾·居里。皮埃爾通過實驗發現,當磁體加熱到溫度后就會失去磁性,于是他將這一變化轉折點定義為“居里點”。但這一溫度并不會讓磁體的形態發生變化,即磁體的熔點和居里點不同,而且熔點一般高于居里點。